<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丰台往事

        第三十五期 长辛店的“枪案”-------邢锦棠

        发布时间:2018-06-21 14:51     浏览次数:0次     打印本页

        长辛店的“枪案”

        邢锦棠

             1944年8月,长辛店镇是伪宛平县政府所在地。这一带当时是日寇横行霸道的天下。那时我家就住在宛平县三区王家庄,而当时的我党涿良宛县政府就设在我家。那年我16岁,在北平城里上中学,城工部发展我为联络员,经常利用上学的机会,为我党往城里带些宣传品,在学校内张贴或散发,因此县政府里的一些事情,并不回避我。我的上级是县委敌工部陈宗奇。

            这年秋天,伪宛平县警察所(局)从全县民团、商号手里收缴来1800多支长短枪,存放在警察所临时赶建的两间北屋里。我涿良宛大队冀中独立五团和四十三区队得知这个消息后,经过周密的侦察和布置,出其不意,一夜之间袭击了警察所,我无一伤亡,就夺取了全部枪支。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日本占领时期长辛店着名的“枪案”。

            为了把情况弄得更清楚些,我专程去大兴县罗奇营,走访了王冠群。他当时担任宛平县警察所的督察长,亲身经历了“枪案”的全过程。同时,他还同原平南县委书记刘浩通了信,他们都提供了情况。

            事情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国民党军队不断后撤,日军很快就占领了华北大中城市和铁路沿线。到1943年,日军在华北地区进行了多次所谓“强化治安运动”。在广大农村相继成立了武装民团,并对我冀中解放区进行残酷的“五一”扫荡。就在这时,我冀中子弟兵主力一部,挺进敌后作战,来到了距北平仅有100里左右的涿良宛县的窑上村、肖场村、万里村、佛满村、任营村、游场村和公义庄等二十几个村庄。沿永定河西堤构筑工事,牵制敌人,有条件时就给敌人以有力的打击。日军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调动部队,用火车从琉璃河、窦店、良乡运到黄村火车站,再兵分几路,有的步行,有的骑马,有的乘车,倚仗武器优势,一窝蜂似的向我涿良宛一带猛扑过来,寻找我主力作战,妄图一口把我军吞掉。我军占领永定河堤有利地形,既可以守为攻,也可以攻为守,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在这一次战斗中,敌人死伤惨重,尸体都用汽车拉走。完成牵制任务后,我军转移,路过北章客村西河工据点,顺手牵羊地把那里的据点拔掉了。而当地皮各庄乡民团却没有支援,引起了庞各庄日军的怀疑。他们发现民团不仅不打八路军,还和八路军交了朋友,于是要收缴皮各庄乡民团的枪支。而民团倚仗人多势众,不肯缴枪,便撤到永定河西良乡县界的公义庄、葫芦垡等村去了。当时,我涿良宛县政府趁敌人尚未出动,计划抢先一步从皮各庄乡民团手里,策反这百十条枪。

            当时,我县长阎占彭、敌工部长陈宗奇找到皮各庄乡长韩天京和民团负责人到我家进行协商,让把枪交给八路军。由于皮各庄乡是“两面政权”,乡长韩天京等也不愿把枪交给日本人,所以没费几句话就同意把枪交给八路军。后来又周密地研究了应付日本人的办法,以便既能夺枪,又能让乡长在日本人面前有所交代,说明并未私通八路。

            一天早晨,民团从皮各庄出发了,走到皮各庄村东头一块坟地处,自己打了一阵子枪,这是事先约好的假装与八路军遭遇,然后武工队押着民团开走了,真好像是民团遭到武工队的伏击而当了俘虏。事后乡长韩天京带了红药水弄了一裤子,好像中弹受伤。一瘸一拐地跑到设在长辛店的宛平县政府报案。日本人见到了受伤的乡长,信以为真,既没表扬,也没惩罚。事后日本人和县政府以此为借口,担心其余各乡枪支再落入八路军之手,决定收缴全县民团的枪支。到了1944年夏秋之后,全县共收缴了1800多支长短枪。起初放在县警察所(长辛店大街当中火神庙)南屋大炕上,后来督察长觉得这么多枪放在这里既占地方又碍事,也不安全,于是就在一进大门处,赶建了两间北屋,没等墙皮干透就把枪支放进去了。

            我涿良宛县政府敌工部早就盯住了这批枪。后经多方工作,县委派四十三区队指导员岗彪和干事郑承勤同志化装成学生,由皮各庄乡长韩天京带领到长辛店,住在他哥哥韩天功处。因为韩天功是宛平县政府科员,住在他家较为安全。侦察了三天,回来后和县长刘广钰、区队长冰野制定了奔袭方案。8月25日,先头部队经过化装,分头潜入长辛店镇。有的扮作商人、小贩,有的扮作赶集的农民,有的在火车站装着候车,有的赶着马车成了拉脚的车夫,有的以过往行人身份住进了小客店。约定晚上10点钟集结,大部队隐蔽在永定河东岸六合庄,傍晚时部队沿永定河大堤向北隐蔽前进。约夜里11点,部队渡过小清河,到达长辛店。

            这天晚上10点来钟,警察所的督察长还没有走,一名警察关切地说:“督察长,您白天伺候日本人忙活一天了,晚上还得操心,天不早了,您歇着去吧。”督察长说:“这堆枪,日本人让收,可收了他们又不要,真叫人不放心。你们夜里可得多经心那!”说完就走了。

            我县大队武工队晚上11点开始行动,各就各位,分别封锁了县政府、保安队和火车站,并重点看管了官员的住宅和警察所。都是围而不打,尽力巧取。到了零点,一切布置就绪。战士们轻轻推开警察所虚掩的后门(是我们的内线事先拨开门栓)突然进了院。几个警察正在打牌,三大队长李瑞增一颗手榴弹往起一举:“谁反抗就要谁的命!”警察们还没有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就束手就擒了。然后把他们关进了一个堂屋,队员们很快打开存枪的库房,把枪支分别装在带来的马车上。马车约摸走出七八里地的时候,东山坡传来了一阵枪声,这是要全体人员撤退的号令。

            大车很快出了长辛店南口,奔东南方向,经高岭、稻田,水过了永定河,拂晓枪支已运到了六合庄,天亮到了王家庄。部队警戒,全村任何人一律禁止外出。天亮后日军纠集人马向南追击30多里,因没查到踪迹而返回。不久,这批枪支经过组织分给了有关部队和游击队,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当时的督察长王冠雄回忆,当天夜里,警察所长和他分别得到报告,好像出事在他意料之中。他说:“这疖子到底出脓了。”听到稀稀拉拉几声枪响,他便赶到警察所,到处一察看,空无一人,只有拘留所内乱哄哄在嚷,近前一看,原来20多名警察全被关在那里,外边被牢牢地锁住了,电话线也被剪断了,电灯也坏了。看来人家(八路军)情报十分准确,动作熟练,干得十分漂亮,没伤一兵一卒,就把这1800多支枪运走了,准是我们身边早有了人家的内线。这时,所长、督察长担心的是如何向县长和日本顾问报告,以便推卸责任。结果是挨了一顿臭骂,斥责警察局戒备不严,把警察所长和督察长扣了一天加半夜,最后好歹没扣上“私通八路”的帽子,直到夜里才被放出来。

        这就是我涿良宛县对敌伪斗争中长辛店“枪案”的经过。

         

            选自《丰台文史资料选编》第二辑